利润率下降分析续三
2023-12-26 08:49:50
  • 0
  • 2
  • 1

马克思一段概括中的天才闪光

先从马克思分析的正确一面开始。前文引过马克思关于利润和剩余价值关系的分析,这里依旧需要重复引述:“尽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不同,而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数量上也相等,但是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剩余价值从利润里脱壳而出。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也就是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时,剩余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超过商品成本的余额,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个通过它对总资本的关系获得进一步规定的余额——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相区别。至于说资本在它通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运动中创造出这个新价值,这一点是人们意识到了的。但是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现在却神秘化了,好像它来自资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质。

“可见,利润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价值构成。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在这里,我们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资本的构成,因为变化发生在两个资本中的哪一个部分,是无关紧要的。

“两个资本的利润率或同一个资本在两个连续的、不同的状态下的利润率,

“在下列情况下,是相等的:

“1.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也相等。

“2.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不等,剩余价值率也不等,但是剩余价值率和按百分比计算的可变资本部分(m’和v)的乘积相等,也就是说,按总资本的百分比计算的剩余价值量(m=m’v)相等,换句话说,在这两个场合m’和v两个因素互成反比。

“在下列的情况下,是不等的:

“1.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但是剩余价值率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剩余价值率之比。

“2.剩余价值率相等,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部分之比。

“3.剩余价值率不等,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也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m’v的乘积即按总资本的百分比计算的价值量之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2-83页)

引证太长。这是第三章末尾,结论性的综述。初读,仅仅感到这段话分析路径和方法论意义的阐释,是理解其后分析所以被笔者称作纠结的引路石。引述这段文字后,反复阅读,才发现了这段文字的深刻意义,乃至个中包含悖论的事实。该悖论,首先在于,笔者和马克思概括的对立。“利润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构成”,这个概括表明,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把资本构成排除于剩余价值率之外,把它看作和剩余价值率无关的因素。显然,先入为主,而不是从事实中概括出范畴的属性,而是把属性确立于事实本身之先。结论,或者原则,不是从事实中概括出来,并且以之合乎事实为根本,这个属性还能用来揭示事实原委?深入考究,发现这段话末尾关于两个利润率或者一个资本在两个相等情况和三个不等情况的包括重大革新性意义。特别是,笔者用自己分析轧棉机剩余价值率提高数十倍的数例,带入其间做了验证。验证结果发现,这个导路石非凡意义,假如马克思依此进入深层剖析,第三卷该会有多么壮丽的情景。遗憾,该分析的路径意义没有导向辉煌,而是在其后理论进程中,完全被丢失了。下面,毋须两种相等和三种不等情形的所有验证通通列举,仅就相等情形展示我代入数据的验证结果。

其一,“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也相等”,无疑是正确的。这句话事实上体现着资本构成亦决定剩余价值率。其二,资本构成不等,剩余价值率也不等,特别是下文提及的剩余价值率和百分比计算的可变资本部分的乘积包括马克思列举的公式相等,真实揭示了有机构成作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途径,亦是剩余价值率提高的途径。这可依上文轧棉机例证数据验算证实:剩余价值量等于剩余价值率3536%与可变资本0.055的乘积,等于194.45。反过来也一样: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乘积,194.45乘以0.055,等于3536%。

特别令人称羡得是第二段相等后,马克思概括的趋势,即“换句话说”后面的论说:“在这两个场合m’和v两个因素互成反比。”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关于剩余价值率分析中,特别强调时间之比,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之比,亦即剩余价值率公式中,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正相关关系。这里,剩余价值率和可变资本成反比关系,不就等于揭示了剩余价值率随不变资本量的扩张,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增加的趋势乃至事实了吗?但是,他在这段文字中,把利润率决定性因素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并列的情形表明,他还是把有机构成排除于剩余价值率提高因素之外,而无论m’比v,该比例关系成正比还是成反比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